顯示包含「戀物」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戀物」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月 17, 2025

回憶【味道】

 


下大雪留在家,有工作但不想做,找一些舊唱片出來聽。

好想重溫這張辛曉琪的【味道】,1994年!當時中六,喜歡聽怨婦情歌,剛好那個時候這類歌亦大行其道,姣婆遇著脂粉客般一拍即合,狂聽狂吸收,就成了現時這個樣子。

說回這張唱片,因為上一張的【領悟】令我喜歡辛曉琪,隨後的【味道】是必買不可的。我還記得當時正直考試時期,我考完第一天的試就從新界出旺角去買這張唱片,為的是這個初回版。這個初回版是有一個紙盒:內含一張CD,一本歌詞書,一本相集,一本Note Pad及一支鉛筆。早前回港整理舊唱片,扔掉很多東西,這個初回版現在只剩這幾件在加大。當時乖乖的中學生覺得自己考試還跑去老遠地方買唱片是一件很壞的事,30年過去,現在我覺得這是人生其中一樣做得最對的事情。

說回這張唱片,其實我並不是聽過好多次,除出幾首主打歌之外,其他的歌曲都好印象模糊。【愛過以後】是翻唱張國榮的【追】;而【戒痕】是翻唱Beyond 的【情人】,【愛過以後】好聽但始終不知翻來做乜。

偶然找一些幾十年前的唱片來聽,是在加大生活的一大樂趣,就似是回顧人生。

12月 28, 2024

跨年快樂回憶



又到聖誕,怎可能避得過 Queen of Christmas,我所喜愛的 Mariah Carey。不喜歡她的,就覺得她好麻煩,年年死出來唱聖誕歌。喜歡她的如我,就覺得一年一次見到佢,就似每年見一下個老朋友一樣,肥左又靚左,每年都盡了力去唧個海豚音出來,誠意可嘉。大家一齊隨年歲漸長,不是很好嗎?

其實 MC姐一共出了兩張Christmas 碟的,只是第二只大碟聲勢遠遠不及第一只。但有時聽得多第一只聖誕碟,我都會播下第二只。而每次拿出這張日本版的MC第二只的聖誕碟就引發我回憶起以前去日本買碟的美好歲月。

一隻碟一個故事。這隻CD是在中野一家租碟店買的。當時店外有一個架放了些特價CD,我本來沒留意,但同行的朋友說:有Celine Dion 喎! 100 円! 日本版! 我當然立即停步再搜索。於是我見到這只Mariah Carey 日本版聖誕碟2號! 100円! 全新! 我怎能不買呢。

以後我播這CD都會連帶想起很多日本買唱片的快樂回憶,漸漸明白去旅行為什麼要買紀念品了。以前以為好浪費,但現在卻明白那種睹物思人的感覺了。

9月 21, 2024

買舊書

早前有團體舉辦漂書活動,吸引到不得了。帶一本中文書來免費拿一本書走。如果沒有帶書來,$2一本可以買走。$2加幣!即大約12元港紙,平到不得了。我當日晨大早就去看下。這些就是我的戰利品。



其實我喜歡看的書都是些大路到不得了的作品。亦舒的作品最淺白易明,看得最快,一直深得我心。移民的時候將香港家中的亦舒全數送了給朋友,有時在加大悶悶地的時候都想重溫一下。幸好這裡的圖書館有得借,不過就有點舊,好似比一萬人輪過的感覺。

如今可以平價買一些回來就開心得多了。雖然都是二手書,但比幾個人看過總好過比萬人輪的感覺。所以看到不錯的書本,都二話不說有買趁手。你見我買這麼多亦舒,其實有好幾本我都是看過的,好像<小人兒>,<噓>,<真男人不哭泣>,<電光幻影>等等,全部都看過,只是覺得好看想重溫一下。

另外好開心可以買到張曼娟的作品。這裡圖書館比較少入她的書,所以今次看到她的書,有幾多就買幾多。還有一些零星的書籍,感覺新淨,好似未比人睇過咁,於是又買來看一下。

最後更看到霧里的畫作卡,我當年也有一本,又是移民時掉了,現在重拾舊歡,相當欣喜。

8月 05, 2023

在港要買的東西


說回3月時在港的行程,其中一個任務是買底褲。

加大有很多牌子的內衣褲,可是平的都不舒服,舒服的就是貴得不值。
移加前在港我喜歡買瑪莎的內褲,是以前做廣告時的客戶推介我的。穿過以後就知它的好,剪裁剛剛好,不像有些牌子以為男人個個都大陰,多多布又不貼服,好似尿布般的。而M&S用的布亦是軟熟得剛剛好。

移加前我是買了一set帶過來的,但底褲呢是一樣會失蹤的東西,穿下洗下總覺得少了幾條(沒有証據的),總之就想多買一點增加安全感。

今次回港去M&S,嘩,為什麼底褲貴了這麼多!$399/pack,我記得移加前的價格只是$199—299左右吧。於是去其他的Bossini, Giodano比較一下,他們的底褲只是平一點,但樣子醜陋,最肉酸橡筋邊印有牌子的,穿了不敢在人前脫褲子的。左想加想結果還是去了M&S買一set回加。

買了是不會後悔的,因為真的舒服。

 

5月 25, 2023

丟掉前半生 - 唱片

掉完相片,掉書籍,難度越來越高,下一站是唱片。
掉唱片真的是割肉一樣難。幾十年來買呀買,原來已經積存了幾千張唱片,媽媽最喜歡揶揄我的說話就是:咁多唱片點聽得晒呢。
家中的唱片是聽過晒的,只是聽過幾多次的分別而已。
今次要斷捨離我的大部分唱片真是壓力山大。很多唱片怎麼都不捨得掉,只好分類 — must掉,must keep,送朋友及賣掉。最後要掉的就是當年我在台灣旅行時買買埋埋的寶麗金精選曾慶瑜堂娜蕭淑慎藍心湄高山峰那些唱片,之後又將所有林蓮SACD送給一位好好的蓮迷。
唉,我真的是用盡我幾個星期才做得完這個工程。

雖說很多唱片現在於串流平台可以找到,但不是全部呀。例如近來看台劇<想見你>,在apple music中找伍佰<愛情的盡頭>大碟, 可是卻沒有提供。有朋友說可能在其他平台有呢,咁就多餘啦,我申靖得幾多個平台呢。所以始終有一碟在手的感覺會實在一點。

5月 24, 2023

丟掉前半生 - 書本

近年覺得書本是一樣不會重看的東西。不似唱片會重聽又重聽。尤其是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通常看完一次就不會再重溫。工具書呢,例如烹飪,字典等等,會翻睇但不會重頭到尾都看得晒。對我來說,家中的書都是放的多看得完的少,我自認它們是讓自己感覺良好的工具,令自己看來好有文學氣息。不過我的家都不用來招呼客人,這種氣息是無人觀賞的。

而這些書籍真是霸佔我好多儲存空間。家中的書櫃放了很多的書,又直又橫,十分不好看。
自從來到加大,我喜歡用kindle用看書一點:輕,睡前在床上看又方便。

所以回到香港,掉書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嚴格來說,大部分以前買落又看完的言情小說散文,送的送,賣的賣。最後連樓下看更也一大箱的送給他(裡面連一本聖經,希望他會看)。
結果都有留一少部分的回加大呀,包括一些絕版的李碧華,漫畫及舊版的張愛玲。希望將來有時間在加大看一下。

5月 23, 2023

丟掉前半生 - 相片

早前回香港除了見朋友,另外就是執屋。
一個疫情,打斷了一切的計劃。四年沒回港,一踏進從沒打掃過的舊居,嘩!一大陣霧在面前。舊居中好多電器,白色的膠邊都變成了奶茶色,好誇張。原來沒人打理的電器日久會變成這樣,外殼變了色,其實好多件都壞了,不能運作,只好丟掉,真心痛。
還有好多個人物品都打算一次過處理掉。
包括相片。
這幾個星期,一次過將床下底幾箱的相簿拿出來。做了幾十年人,在數碼相片出世前拍了幾箱的相片,現在一次過處理掉:從小學到大學,到出來工作;由學校旅行,到朋友出行,到同事聚會,多不勝數的occasion,我要從頭到尾以極速檢視一次自己的前半生。
這些相片留或不留?
我決定一個occasion只留一張最多兩張。成千上萬的相片給我撕的撕掉的掉,其實都幾爽,結果最後都剩一大疊相片讓我帶回加大,其實我將來又會否真的會再看這些照片呢?我想都不會吧。想到這裡,我就越掉越起勁,如果要記得,其實最好的保留位置就是腦袋了。如圞3將來老退,就算看見照片都沒有用啦。

9月 22, 2017

醜樣手表

我不喜歡帶手表,智能手機很多功能都可以代替了它,而且我不喜歡表帶吸了手汗後而發臭的氣味,所以一般都沒有帶手表的習慣。

後來工作需要,常常要出國去,過邊境過海關時,手機不能用,就要用到手表了。故此,揀手表唯一目的是方便,跳字日曆計時響鬧夜光的就好,當然不可以太醜,我現在用的是隨便在一個屋邨商場內買的,白色卡西歐,平實得一定沒有人注意。不過有一次被朋友笑指"你隻表...”,我緊接"係呀,夠醜呀。哈哈哈

品味這東西,我沒有懷疑過自己。

9月 14, 2017

新型號

不如自己先進步?
手機如何進階如何先進,我也用不著那麼高深的層次,再者,那些新的 features 或是玩意兒,都不是我對手機的基本要求。感覺我們都是跟著生產商的方向走,我們都變得被動,變得不是原本生活上的需要,很多時候都是一些錦上添花的玩意兒。
其實我需要的是:
身體健康!
改善身型!
思想進步!
增加智慧!
一個擁抱!
一個吻!
多看實體東西!
少看重複廢話!
一個星期看完一本小說!
減少現時工作量!
討厭我的人喜歡我!

7月 08, 2017

收禮物

收禮物是開心的, 尤其是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 並不是在大時大節或生日那種. 越是沒有期望就越有驚喜.

我不敢收太貴重的禮物, 很大壓力呢. 送我幾千元的東西, 到頭來又要我禮尚往還, 沒完沒了的, 最怕欠人家東西, 一世都有條刺.

十幾年前啦, 有個人見面時無端送我一個鐵盒, 說: 沒什麼啦, 見到有個盒就買一個給你. 那是一個最廉價的10蚊件普通鐵盒, 可是我會記到現在, 個盒亦保留到現在. 不是錢的問題, 而是我想要你係某一刻心裡面有我那一份珍貴.

我亦收過別人畫的畫, 醜的, 個公仔塊面不對稱的, 線條也是震的, 不是大作家的質素. 但我卻非常的喜歡, 愛不釋手. 因為這樣才難得呀, 不是自己專長但很有心思的畫一隻熊人給我. 越醜越喜歡. 夠獨一無二, 只要是為了我而畫, 已經最珍貴.


2月 13, 2013

水仙花香

最喜歡水仙。
它沒有艷麗的色彩,只是一點白一點黃的小花襯托在翠綠的葉尖上,既簡單又幽雅。

種水仙是很麻煩的事:籌備時間長,天天要換水,溫度要夠暖,𠝹水仙頭要小心,𠝹錯位會死掉,𠝹得不夠又長得不好,要花很多心思才成。

今年姊姊在年廿七送來一盆水仙花,是兩頭的,雖然未開花,但枝葉已經很粗壯,深綠色的,很漂亮。我把它放在窗前,加了些温水,希望藉著陽光讓它快一點生長。

過了兩天,花就長了出來。很多顆亦開得很燦爛。偶爾隨著一陣涼風飄來淡淡的花香,最是令人神往。那種清雅自然的花㕿,可媲美任何昂貴的香水。所以說世上一切事情,簡單便是好。


4月 09, 2012

手機卜測試

原來埃瘋有一卜的程式。可以在手機烏寫卜,更可張貼相片。聽起來很方便。
而且可以手寫,不用打速成,可知我寫得那麼少字是因為我打中文字很慢哩,如果可以在手機上寫卜,我也可以多寫一點了。呵呵!

3月 04, 2012

茄士咩

上年炎夏時去了悉尼幾星期,南北半球溫差,當地正是深冬時分。天氣很冷,而我又沒有帶足夠的衣物,結果常常搶了對方的茄士咩毛衣來穿。
一直都沒有這種衣物,小時候聽媽媽說過茄士咩這個字,只覺又茄又屎都不知是什麼,所以就沒有再深究了。
就是這次令我有機會正式的穿了它,立即愛不釋手。這毛衣超輕身,觸感柔軟,攜帶方便,穿上去後身體很暖和,不再感到寒冷。
本打算回港後冬季買一件來穿,可惜很多常去的店子都沒有出售,只是摩納哥會有出售,不過很貴而且款式普通,於是就卻步了。農曆年去舊金山亦想去看一看有沒有這種衣物,亦空手而回。
昨天午飯後經過誠懇百貨,正值盤點大減價。本想看加菲貓床單,結果給我看到有一個櫃的茄士咩毛衣做特價。
我選了一件紫色背心,是100%茄士咩做的,由原來的$1500四折後減到得$600!雖然牌子沒聽過,但剪裁亦很合身。試穿後覺得很舒服很柔順又輕輕的,便開開心心一人一件的付款去了。
減價到今個星期四,要買就要快喔!就當買一件給身邊的人暖暖也好!

8月 03, 2010

白過今夏


天氣熱得可怕.
上班時雖然有夏令衣著,
但不能穿tee都是多餘的.
依然要穿裇衫, 回到公司又是汗人一個.
這麼熱我是不會穿黑的.
以前做仔時總是穿得一身黑.
黑衫黑褲黑鞋, 有時黑埋面好似好酷的.
現在真的沒有可能.
那麼熱, 穿深色衣服來吸熱,
在體內煎蛋咩.... no no no...
於是這幾年我開始穿白.
上班用的, 我專攻白裇衫.
對, 肥人穿白是自暴其短.
但當你慢慢發現有些品牌的白裇衫其實肥人穿了都ok.
你就會產生興趣去搜尋不同的白裇衫.
至少我真的很喜歡去衣店找純白裇衫.
[艾麗b] 的白裇衫是特別的白. 而且對我來說她的衣袖是偏長一點, 但腰身又修身一點. 每次穿上身又好像多一點自信;
[法式聯繫] 的衣服全部偏大, 我都是穿xs的. 哈哈;
[摩洛哥會] 的裇衫好窄. 但穿得上又好有成成就感;
[互聯網.事件.公司.香港]夠平;
[朱古力] 的衫特短, 對了我的身高.
[梅子]一味不修身, 直落的麻棉白裇衫, 可causal時又不錯的. 而且她有很多中袖衫, 都幾好穿的.
公司裡的男同事一般都穿有色的豬二千,
只有我日日的穿白.
今天突然發現大部分的男同事都穿了一身素白.
真好奇.
雖然都是豬二千的白,
但撞色, 我還是介意的.

5月 08, 2010

洗出回憶





繼續日本貨.

對呀. 我的行李是超磅的.

因為我連沐浴液也買回港.



這隻都是殊適度的出品.

一次在台灣友人家中試過,

覺得味道很特別.

但味道是記不住的.
只能記住它的包裝,

回港後只是一次在林生舊居附近的藥房見過一次,

之後就不見它的蹤跡.


今次在日本到處也是.

立即買了兩包回來.

怕重, 只買補充裝而已.

試過了, 特別的感覺回來了.

回憶也一拚的回來.

是爽爽的,

清新的.

令我想起小時候吃檸檬仁丹的感覺.

5月 07, 2010

好多泡泡



我是人辦.
30前自恃青春皮膚好,
從不打理,
只用最普通的潔面膏洗顏就算,
之後又不用cream.
當時給朋支說: 哼! 睇你好得幾耐. 好快老個阿婆!

好了. 30後肌膚素質果然下降.
是好明顯的不彈不紅不滑.
好啦, 知死啦.
唯有急救肌膚.
好在有美肌女”瑪丹霧西.關”的幫助.
給了我很多護理的知識.
現在皮膚好似好了好多.
連女同事都說我似20多歲的小伙子喎.
呵呵...

有心不怕遲.
愛情如是,護膚如是.
為了要讓自己好,
今次在大阪主力看護理用品.
他們說日本人只會留最好的東西給自己日本人.
就算是MADE IN JAPAN,
國內出售的又比出國貨好.
其實唔make sense,
又得不到証實,
不過有機會到此一遊.
不如就找一些在香港買不到的日本又平又好的貨啦.

我結果看到這一支"殊適度"的洗顏膏.
它很平 (DISCOUNT了只是YEN 390, ~HK$35 - 40)
香港又未見過.
於是立即買來在飯店房試試.

用少少, 加水, 搓了很多很多泡出來.
又厚又多.
好似好好咁.
洗完面又好似好乾淨咁.
於是翌日又買多支. 哈哈.

5月 04, 2010

咪菲

我喜歡MIFFY.
都忘了幾時開始認識他.
好似是讀書時代嘉嘉跟我說有一位女同學個樣好似MIFFY,
我才開始認識這公仔.
漸漸地我就喜歡了她.
原來大阪有一間MIFFY專門店.
更座落在我所住的飯店附近.
只有3分鐘的距離.
於是我每天都去這間店,
望一望她們.

在大門口有兩隻大咪歡迎著我.
我當然要立即跟她們拍照問好.
我post這張相只因為我想說: 這相裡的我的腿好瘦. 哈哈.
我每次都逗留一個小時.
買的東西不多.
不實用的東西我不買啦.
所以我只是光看看及欣賞已很滿足了.

為什麼會喜歡MIFFY?
她們很可愛吧.
看! 她的線條這麼簡單就可以表達到表情動作與情緒,
其實是很厲害的.
而且顏色那麼解明,
簡單就好.
我在一嬰兒用品店買了這一盒小孩爬地墊.
買來做什麼?
我都唔知喎.
靚囉.
開出來是教你認識A 至Z的.
幾好呀.
用來坐著看書都很開心呀.
有朋友來探訪一起坐都好呀.
MIFFY在函館跟大家說再見...

1月 12, 2010

金包



有一點豁出去的味道.
有什麼carry唔到呢.

<幾個月前>
第一次在飛機雜誌看到這個銀包,
很想要.
到了店裡一逛.
嘩! 真的勁金!
女店員說香港只剩最後一個,
另一個近一點的在澳門.
好啦.
考慮了1個小時,
都係買了下來.

翌日打算給開放程度高一點的朋友看看.
結果...
林先生 - 藐! 再加一句: 你真係呀, 變成呀姑啦你.
戴先生 - 先呆, 再吞吐一句: 真係好金喎....
關生 - 呆到沒有話說.

如此反應, 我就不敢換啦.

<2010>
踏入10年,
我的舊包真的殘到要換.
btw, 我想講我是一個好長情的人, 我個舊包包用了14年. 其實我真係好長情的, 會不會加到分呢?
所以我一定要換新的.
再看這個買了未用過的金包,
都係用下啦.
於是我讓它重見天日.
最大concern是返到公司拿了出來又給同事笑.
當然我個人咁搶spotlight,
一個金包又比平時的我搶不了多少.
但出入地鐵7仔老麥... 咁金又惹來很多人的注意.
不過看耐了, 又不怎麼樣,

靚囉.


PS: WWW說我風格變了. 我就試試寫一個好冇野的卜, 看看我的怨氣是否消了.

8月 24, 2009

愛如電鬚刨

我是無印粉絲,
那些白白淨淨純純品品的設計十分合我心意,
這正是什麼樣的人就喜歡什麼樣的東西嘛.

我有事無事最喜愛在附近的無印打咭.
沙田啦, 尖沙咀啦, 利舞台的分店滿是我的足跡.
近來他們的店越來越多,
亦越來越方便, 很好哩.

不過原來有些產品並不是每一間分店都有售.
好似這個電鬚刨



如果不是某一天跟好友談起,
我都不知道原來他們剛推出了幾件小家電.
這一件是在海港城大無印裡發現的.
好像其他分店未見過.

之前行日本無印,
見到他們的小家電真的很興奮.
每一件設計都這麼簡約.
甚至連一部fax機都靚過人.
可惜香港用不著,
所以不能買.

但今次不同了.
這幾件小電玩是很實用的, 用乾電好方便.
今次先介紹一件 -- 電鬚刨.
友人說這是無印跟三洋合作的產品.
其實哩... 我是不能用電鬚刨的人.
每次用電動的, 我的面總會惹敏感,
又騷又癢, 有時還會起紅點.

本來都打算不買這個了.
但這個電鬚刨的設計又真的簡單得來很合我意.
只售$180!!!
這麼吸引的價錢...
友人說: 不怕的, 用多幾次就不敏感了.
好啦買了回家, 用了幾次, 真的紅了幾次.
都用了一星期,
依然又紅又癢.
原來有些事情是習慣不來的.
身體會告訴你接受不來就是接受不來.
以為過了一會便好,
其實是自己欺騙自己.
有些東西是永遠都沒有可能的,
就無用勉強自己好了.
像愛人.

7月 06, 2009

我和我的5個KELVIN



睽違經年, 志偉終於有全新小說出版了.
新作叫做"我和我的5個KELVIN".
我想應該是講男主角一生中所影響著他的5個叫做KELVIN的人吧.
雖說我是他的閨中之友,
但到今天我還未可優先看到這本小說呀.
唉! 唯有等7月尾書展時去撲一撲啦.
突然間有種期待的感覺.

志偉說他真的放了很多時間及心血於這小說中,
我可以做証,
因為我已聽了這個書名很久了,
但一直都未見它的出現,
所以現在看到它的出生,
亦替他感到興奮.

我當然不會咁CHEAP要他送一本給我啦,
我會自己好好的掏腰包買一本,
之後要他好好的給我提一頁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