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16, 2012

誠品


誠品終於來了香港, 沒什麼大興奮.
我去台灣, 很喜歡行誠品, 不過我知道, 這喜歡並不是只因為"誠品", 而是因為"旅行".
正如我愛GAP, 在香港也會行GAP, 但沒有在美加行GAP般興奮.
位置不同, 心態不同, 行為也不同.
所以坦白說, 就算誠品來了香港, 也犯不著立即走去看看而期望沾一身文藝氣息吧.

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有智慧的人還是看得懂的.
如果沒有內涵, 帶不帶本書上身, 在哪裡流連, 都幫不上忙吧,
根本一開口說句話便知龍與鳳.
開口埋口愛書惜書的,
又不見得隨口可推介什麼書籍給大家.
再問下去: 平時喜歡看什麼書的?
對方答: 啊, 我什麼書也書的.
再問: 真的, 例如呢?
原來: 我看得很雜的, 連忽週也會看呀.
啊! 第一本講得出口的是忽週, 就即是最深刻的是它吧.
當然看忽週沒什麼不好, 娛樂性又豐富, 還可以啟發一個人看圖作文的能力, 只是誠品好似未引入呀.


先旨聲明, 我自認不是什麼文化人, 亦沒有什麼文化人的風骨或傲氣.
我會看書, 但已經沒有在誠品買書很久了. 就算是台灣的誠品也沒有,
一想起要拖著那麼重的書入行李箱再托回香港, 已經藐咀.
我想買的書又不是偏門的, 不一定要在台灣才買呀.
就算只有台灣才有, 但誠品的書全是正價呀, 如果有目標書籍, 何不去書局街買有節扣的.
就正如買CD都不會去HMV買啦.
撫心自問, 有很多書買了也沒有看完.
現在家中裝修執櫃就知報應.
一架的書又重又大又多, 看過的不好看不打算重看的立即丟掉.
但還有很多"會看", "打算看"的想掉又受良心責備.
所以我決定盡量不買書了.

不買書又不代表我不看書.
其實我很喜歡去圖書館.
小時候家裡沒冷氣,
夏天的時候姐姐總會帶我到圖書館吸冷氣,
久而久之, 從小就喜歡去圖書館了.
其實香港的圖書館很週到,
冷氣又足, 書籍亦很齊,
如果不是追新書的, 其實等一會圖書館都已經有了.
當然如果你要看葉志偉的書,
圖書館是沒有的,
最好也是自己買一本回家珍藏.

8月 13, 2012

豐子愷作品展

我又不只喜歡看人.
其實對於一些藝術作品亦很有興趣.
包括這個豐子愷漫畫作品展亦令我得津津樂道.


當年會考中文科第一篇就是讀豐子愷的"以畫為喻", 藉著教大家畫實用畫與非實用畫之間的分別及各自所要求的技巧與方法, 以說明寫作實用文與文藝創作文章的分別.因此我從小就對他的名字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這一次香港藝術館展出他生前200多幅的作品, 當然不會錯過, 於是就趁逢星期三免費入場之便就趕去朝聖一番.


according to 藝術館網頁: "此專題展覽得豐氏家族及本地藏家慷慨借出200多幅豐子愷的代表精品,題材廣泛兼屬不同時期。展品將分為「童心」、「家庭樂」、「古詩新畫」等主題,透過其趣味洋溢手法、親切感人的內容,流露真實的人間情味。
豐子愷以他獨特的「子愷漫畫」作為主要創作形式,為中國開創了早期漫畫風格,認為「漫畫在畫體中可說是一種隨筆或小品畫,也正是隨意取材,畫幅短小,而內容精粹的一種繪畫。」故此,其形式及內容必須隨意自然、簡潔直接,能容易讓大眾明白;把來自生活的人間情味融入作品之中,達致雅俗共賞。"

坦白說之前沒有對他的畫作有深入的認識, 今次一次過看他200幅作品才知道他作的畫種類如此廣, 而作品所表達出來的訊息亦十分精確. 我就是喜歡他的畫落筆簡潔精準, 沒有多餘的修飾, 輕輕的一筆就能帶出想表達的意念, 真是大師級的風範.

現在很多人都有將一句說話不停重覆的毛病. 例如客戶想約早一日開會, 第一句已清楚他的來意, 之後又不停rephase 再rephase, 其實講的都是同一個要求, 我會建議他去看看這個展覽. 多餘的話不用說太多, 這個展覽希望給你一點啟發.


8月 10, 2012

喜愛邪牌男

喜歡"緣份春色"裡飾演CLEMENT的男生,
角色是一位教書先生, 煙不離手 (法國人個個也一樣, 醫生護士也煙鏟!), 有點污糟但又很好看, 唱歌又好聽, 對女主角的女兒情深一片, 成日憂鬱相又有點心不在焉. 很殺食.


回家找他的資料看看他是誰.
他叫做LOUIS GARREL.
成名作是 THE DREAMERS.
咦, THE DREAMERS? 我有看呀.
原來他就是飾演弟弟那位男生.
其實THE DREAMERS比人講到幾大師級,
但我不懂欣賞, 只記得三個人兩男一女成日白無聊賴的在家打飛機做愛浸浴.
不過飾演弟弟的LOUIS GARREL又幾charm. 樣子邪邪的, 愛理不理的樣子, 內心純純的, 有點與世隔絕, 打飛機多過讀書的樣子.
其實法國演員敬業跟韓國演員差不多, 幾出名的都好, 劇情需要話脫就脫, 絕不扭擰, 大大方方的, 看得大家舒服, 所以很多電影都見到他脫脫脫, 沒所謂, 脫到大家覺得他的胴體己是他的外衣一樣, 就沒什麼好出奇了.
如果有一天我身材很好, 我也會日日出街穿熱褲給大家看啦, 但那是後話.

Anyway, LOUIS GARREL 出身於演藝世家, 6歲拍了第一套電影, 今年29歲, 己是能演, 能導, 能編的多才人, 做埋監製都得.
他的女友是CARLA BRUNI 的姐姐 VALERIA BRUNI TEDESCHI (即是5 x 2的女主角, 嘩! 我超喜歡的5 x 2! 其實法國演員來來去去出名的又好似都是那幾個)

在網上找了好些關於LOUIS GARREL的相片, 看看大家口味是否相同.
我想找回他的電影來看,
你有的話, 請告訴我.





這是在youtube找到的歌曲, 是他之前拍的一套電影裡的歌曲.
原來香港也上映過的, 叫"巴黎小情歌", 我總是後知後覺的錯過了.
這片段蠻好看的, 總之兩個男的邊唱邊埃來埃去, 又除又錫果D囉.

8月 09, 2012

那邊就那邊


如果是我, 我會不會這樣做?
以前不會, 現在一定會.

緣份春色裡的主角們要做很多的選擇.
女主角在街被人問價, 跟不跟佢做好呢? 做了的話, 就從此變成雞.
女主角離開巴黎跟愛人到布拉格生活.
然後決定離婚, 自己帶女兒回巴黎.
有一個私奔的機會, 去不去?
還有女兒獨個兒飛到紐約求愛...
每一個決定都不是容易的.
但見她們隨心的見步行步,
就覺得人生本該如此.

遇到一個喜歡的人,
想一起發展將來,
但原來對方要出國去,
你會不會跟他走?
十年前的我一定不會.
我在此有工作, 有收入, 有朋友, 有人脈, 有熟悉的生活習慣,
不捨得拋棄一切去重新開始過.

但這幾年看著不少身邊的女友們為了愛情而出國去了,
而且她們的生活也沒怎麼不適應.
是科技進步了, 大家與家的維繫也沒有多減少.
於是一定要留港生活的立場又漸漸的溶化了.
如果有一天有一個機會為了愛情而放棄一些事情,
我想其實也不壞.
至少証明我真的愛過.

做人是沒有計劃的,
去到那裡就應該是那裡.

8月 08, 2012

緣份春色


何謂法式浪漫?
為了政治正確, 兔得讓人失笑, 我真的谷歌了一會, 可惜沒有正式解釋.

我呀, 我會形容為一種對愛情率性, 熱情, 直接, 敢作敢為的自然流露, 時而輕鬆大笑一頓, 時而沉鬱感性落淚, 情感大鳴大放, 這是我一直對法式浪漫的解讀, 這亦是我一向欣賞法國文化的原因.

看trailor, 一派輕鬆浪漫的調子, 沒有看簡介便買飛去了.
原來這不是一套簡單的喜劇.
NO NO NO!
它根本不算是喜劇.
這是一個由1964年 講到2007年的故事.
講一個女子的一世呀, 怎可能只得歡笑.
所以故事裡面包含著各式奇遇, 熱戀, 性愛, 歷史大事, 重逢, 新生, 死亡, 懷念, 老去...
就像是一個平常人的一生,
由一雙鞋開始, 到一雙鞋的結束,
你會如何做每一個抉擇,
你會如何面對每一刻的人生.
我們都活在這一刻這一秒而已, 昨天追不回, 明天捉不到.
所以我們要快樂.
將心中想說想做的事說出來做出來.
沒有得再等了.

  


電影當中有一首首的歌曲由主角邊做邊唱.
我最喜歡這一首.
意思是: 我沒有你我可以活, 真的, 可親愛的, 我不愛你就不能活了.

有沒有遇過這樣令你想對著他唱這歌的人?
有的話, 你是幸福的人.

8月 07, 2012

多麼掛念你...男人

近排好多男人身體.... 任睇!
時代進步, 人人也懂得整理儀容.
以前看奧運比賽, 運動員都只專注比賽而疏忽儀容.
現在大不同了: 只要肯執下個樣, 加埋個運動員身形, 除下少少, 橫豎審美眼光都globalized, 幾7都得啦瓜.
如果靚到出了名, 之後有廣告拍.

多得科技, 一大班損友各自在家一邊看比賽, 一邊用we chat 討論. 仿如一個gathering.
討論比賽也有的,
但戲肉當然是睇仔.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 好不熱鬧.
"哇, 邊個CUTE到呀..."
"哇, 你睇佢個肚實到...."
"哇, 我好想篤佢個LIN..."
...
跳水固然攞正牌唔著衫,
但原來柔道也很可觀.
"哇, 你睇個法國仔幾CUTE!"
"哇, 比人扯開看件袍果個, 你睇佢入面....."
"哇, 佢地兩個係個地度纏下纏下, 之後會不會KISS架..."

有次聽到電台節目主持人說: 大家要將焦點放在運動項目上, 不要只看運動員的身體喔!
我心想: 超! 你買個水果都睇下靚唔靚先買, 你會唔會乜能野樣的香蕉都放入口?
假衛道.

8月 06, 2012

烘麵包


好像忙忙忙, 都沒有為自己忙, 趁現在有時間, 想為自己忙一下, 尤其是一些要花時間精力的東西. 想現在好好的做一做. 否則靜了下來人就鈍了.
早前做過蛋糕麵包店, 見到阿姐不停的批評師博做的方包不好吃, 於是對做麵包生了興趣, 便走去工聯會報一個麵包班試試看.

臉書上看到很多朋友用了麵包機做的製成品, 但我不只是要製成品. 因為機做的東西是千篇一律的. 機器味來的. 我喜歡手做的感覺. 大力或細力弄出來的東西已經有不同, 我就是喜歡這種A BREAD AT A TIME的藝術感.
所以我想從基礎開始. 想了解做包的理論, 技巧及過程.
我要知每個成份的作用, 例如: 為何要落牛油, 我不落牛油可以嗎? 有什麼可以代替牛油. 這幾年爸爸有個壞習慣, 就是常常要吃方包. 可是吃得多了, 他的肚子大得驚人. 我想學了做麵包的理論, 讓他知道街上的麵包有多油膩, STOP他再傷害自己.

另外, 我想自己做一些酵母出來, 不是買現成的酵母, 一來味道是不同的, 二來質感也是不一樣的. 這樣才是一個真正自己做的麵包哩.

上星期六上了第一課麵包實習課. 好好玩.
自己用手搓麵團, 待發酵. 半小時後, 麵團會漲大一倍.
發酵是最難掌握的. 因為不知道幾時是最PERFECT的發酵階段.
之後放入爐烘半小時便成.

今次老師教了我們弄咸方包, 芝麻豬, 及蒜泥包,
完成後跟一班好友一起分享,
他們說味道不錯呀,
一樂也!



8月 04, 2012

再食冇得撈

只怪自己這兩年飲食不節制,

上一份工作是做蛋糕甜品,
每天也要吃這些東西以品質測試.

這兩年來真的肥了很多.
不用上磅看看重了幾多磅,
自己照鏡也知出事.

好了, 趁現在有點空閒時間, 一定要自己減掉這些多餘的脂肪,
再重新出發.
這多個星期, 在身邊人的嚴格監督下, 真的吃少了很多.
今天跟再做媽媽的珍妮數數算我的減肥做法,
她也張大了口.

總括來說, 為了減肥,我是一直長期處於肚餓的狀態. 很久沒有這滋味了,幾有趣。而且每一餐吃的東西份量雖然有點少, 但吃的都是我很喜歡的食物, 也是享受的.

早餐: 一來省錢, 二來體控, 我只吃一包加熱開水的無糖無奶麥片.  不過這款麥片是家人在美加買回來的, 味道很足, 又平, 在香港永遠找不到同等級數的.
午餐: SO E 為我弄一份三明治, 多數是腿蛋治, 配一杯蘋果甘荀汁. 我超喜歡吃烘熱了的三明治. SO E加了生菜蕃茄之外, 還會加生洋蔥. 超讚!
晚餐多外出吃, 不過身邊有人長期監控, 我也不敢放肆.
以下是幾個我跟珍妮分享的例子:
- 吃豬腸粉只可落豉油及芝麻. 不可以落我喜愛的麻醬及甜醬. NO!
- 昨天很想吃麥樂雞, 結果入了麥當奴, 望著MENU一會, 心裡爭扎得很,最後理智勝過感情,看了餐牌感受過就回頭走了.
- 有時行過雞蛋仔店, 只是站著看看幾分鐘, 嗅嗅蛋香,當吃了就離開啦.

珍妮聽過後說: 下? 肚餓我感覺很難受. 我是不會讓自己這樣的.

我都知, 但當你買衫時越買越大件, 你就不得不行動了.


8月 02, 2012

炎夏菠蘿


天氣熱得有點毒.
這樣的天氣什麼正常的菜式都不想吃了.
這個時候我只想吃三明治配果汁或水果.
想立即有得食水果, 到大型超市買已切好的水果是最方便的選擇.
水果拚盤更可以一次過吃幾種口味, 真爽.

不過有一次, 我拿起一盤已切好的水果拚盤, 問當值阿姐: 啲水果有冇浸過糖水架?
佢衰到聽完乍聽不到, 不作一聲.
我明, 她的反應已經給了我答案啦.
於是我就放底盒水果走了.
我吃水果也有一種想健康的目的, 如果加了糖水又好似有點反效果了.

昨晚回家途中突然好想吃菠蘿, 走入惠康見到一個個原個菠蘿向我招手, 超級想吃.
但我不懂開菠蘿, 買了回家也不懂切.
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 想起家中的菲傭SO E.
(註: 我現暫住姐姐家, SO E 是她的菲傭. 我的家本身是沒有請傭人的)
菠蘿是菲律賓最普通的水果, SO E應該懂得切.
於是立即買一個回家去.

拿了一個菠蘿回家, 問SO E 懂不懂開,
她立即說: OF COURSE! IT"S EASY!
不過太夜我們沒有立即吃,
只放在雪櫃明天吃, 

今天一早就見到SO E把菠蘿批皮.
她指著菠蘿頂的綠色葉說:在菲律賓人們會把這個葉一整個的放在泥土上, 慢慢地一棵新的菠蘿樹就會長成了.
我心想有沒有可能: 又不是種子如何種得起?
不過她們家鄉的習俗我就不知了.

吃著一口新鮮菠蘿,
又甜又多汁,
它的甜絕不是街上的甜味,
甜得少但感覺很真實.
我更肯定街上切好的菠蘿一定是浸過糖水的.

SOE把菠蘿中間的芯也切出來吃,
我見到說明書 (註: 買菠蘿時, 有一張說明書的!) 上說菠蘿芯是不吃的.
但我一口咬下去, 少少硬但其實好好咬口又甜甜的,
真不知為何說明書叫不要吃,
真是浪費.

我問SO E: 中國人話菠蘿不可以吃太多, 濕熱會攪腸胃.
她說沒聽過, 但菲律賓人不會晚上吃菠蘿, 因為睡覺會肚子不舒服.
我想其實都是差不多理論吧.
總之一次過不要吃太多就是了.

8月 01, 2012

真露

電視正播映韓國旅遊節目,
主持人正在吃韓式燒肉, 並喝真露伴菜.
真露!
多久沒見, 多久沒有喝過它了.
真露是韓國燒酒.
不知為何, 喝中國燒酒就被人笑是地盤佬, 但喝韓國燒酒就變成了時尚.
都是形象與包裝的原因吧,

十多年前喜歡跟朋友們吃韓燒,
當時韓流初襲港, 早一點接觸韓國的事物有著早著先機的優越感.
於是我們喜歡韓國電影, 朴智胤, 沈銀河, 藍色生死戀, 韓式年糕, 韓式燒肉... 還有真露燒酒.

真露是透明色如水般的液體, 以綠色玻璃瓶盛載著,
正面貼上米黃色貼紙, 上面有青竹的圖案, 很是美麗.
每次喝都是倒一小杯的.
因為看似水又冰涼的液體入口之後有如一股灼熱的液體沿著食道流入胃內.
一時凍又一時熱的感覺很過癮.

其實它的酒精濃度高達20%,
我們喝幾口之後就已經情緒高漲.
一大班朋友在酒精的帶動下越說越大聲, 越說越興奮. 咖咖咖的在燒肉店內大聲講大聲笑.
什麼心內想說的話都夠膽說出來.
我們都說"喝了真露, 我們會真情流露".

現在電視看到這支燒酒,
很多開心的回憶都回來了.
想一想我都有7, 8 年沒有喝過真露了.
不知現在再喝它,
自己能否再接受得到那股熱辣辣的快感呢?
或者是現在還有沒有人會陪我喝這個呢?